首页  丨  本院概况  丨  检察要闻  丨  检务公开  丨  法律文书公开  丨  队伍建设  丨  检察文化  丨  检察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走近白岩
时间:2015-04-2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走近白岩

来源:黎城县人民检察院      作者:清风

 

白岩晓烟是黎城古八景之一,而山下的白岩寺更是久负盛名,声名远播,千百年围绕着白岩山、白岩寺流下了许多或详或残的历史记载,似真似幻的民间传说。

在黎城县城北约8公里处有一处东西走向的山脉,山脊绵延起伏数十里,像一条巨蟒,故名蟒山。其在元村之北的半山腰正对着县城方向突显出一个天然岩洞,洞石呈红色,旧名朱喙岩,远远望去很像一巨大蟒蛇张着血盆大口。传说南北朝时的齐武帝带着其精通阴阳、地理之木的亲近大臣宋朱荣从山下经过,看到这一情况,便认为是天蟒口开,赤色主杀人,于是命令当地居民用石灰将岩洞涂成白色,改名为白岩山。这是现存的有关白岩山的最早记载和传说。此后,或许为了进一步镇住凶杀、邪恶之气,造福四方百姓,唐武德二年,大唐王朝刚刚建立,唐高祖李渊就派高僧惠柔来山下建寺,在驻守古壶口大将慰迟敬德的协助和监督下,建成了远近闻名的白岩寺。从此,白岩寺香火日渐鼎盛、兴旺,传承一千几百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白岩寺虽几度损毁,更几度修复,尝尽了兴衰荣辱各色滋味,既见证了一方百姓在和平年代的富足安康,更承载了民族在历史动荡中的血雨腥风。历史进入公元2010年,借助黎城籍在外某领导的倡议推动,得益黎城县地方领导的大力支持,更赖于某热衷弘扬佛事善举成功人士的倾力相助,千年古刹白岩寺再一次获得了重现昔日辉煌的机会。如今在白岩寺旧址,山门、大殿、雕像、泥塑等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昔日的繁盛景象即将重现白岩山下、古黎大地。

出于内心对鬼神、宗教的淡然,有关白岩的亦史亦传自己多少年虽也偶尔听过,但并没有产生多大兴趣。单位搬迁新址后,正值白岩寺重新修建,站在窗口极目北望,白岩寺的一切正好尽收眼底;如果是晴天,那高耸在半山腰的观世音菩萨塑像还会十分清晰;特别是傍晚时分,白岩寺某处在夕阳的映照下还会显现一团红火,熠熠生辉,似乎透出一股佛光灵气,更为白岩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样一来二去,看的久了,心中不免萌生几许一探白岩的冲动。

距离真的不远,驱车十几分钟就到了。白岩寺已初具规模,无论重修的寺门,还是新建的各式殿堂都颇为气派,较历史上白岩寺当有过之而无不及;建筑格局与式样沿袭了寺院庙堂的建筑风格,到没什么新奇;与别处不同的是,在寺前立一尊唐初大将慰迟恭的戎装雕像,或许为了纪念和表彰他当年监督首建白岩寺的功劳吧!最为抢眼的莫过于寺后半山腰的那尊观世音菩萨塑像了。塑像高十几米,通体素净,观音大师面色沉静,仪态万方,一手执净瓶,一手作打座状,尽显佛教大师佛心广阔、普渡众生、护佑一方百姓的无上仁慈。在佛教的系列里,有佛、菩萨、罗汉、普通僧侣等不同层级,菩萨的地位不算最高,但白岩寺为何独尊菩萨呢?其间有多种说法可以印证观世音菩萨与白岩寺渊源很深,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唐高祖李渊兴建白岩寺是受到菩萨托梦指导了。试想,若非特殊原因,李渊在天下初立、群雄环视、百废待兴之时就匆匆派人来此建寺的确匪夷所思。站在菩萨塑像旁边举目向上望去,那神秘的蟒口白岩即近在咫尺,似乎触手可及,无奈山体陡险、无路可攀,欲登山顶,需沿西边山梁的游步道一路拾阶而上。

早期时节,大地刚刚回暖,除了远处几簇山桃花传递出春的讯息外,路旁的野草尚未迫青,去岁的枯茎在山风的吹动下依然在瑟瑟发抖。山其实并不高,缓步约20多分钟就到达山顶,来到那千百年来蒙着神秘面纱被传的神乎其神的所谓天蟒血盆大口的白岩洞内。称其为岩洞,其实并不太准确,约20来米长,不深也不甚高,最深处或许有4米多点,浅处则不足12米,或更浅,高有56米,洞的岩石与周边的岩石一样均为石灰岩,但表面确曾有被白灰涂过的痕迹,只是难以辩识何年何月所为,究竟是齐武帝的杰作,还是后人的附和之举,恐怕已无从考证;从斑驳的石灰缝隙细观岩石本色,与周边山上岩石并无太大区别,大概因凹陷进去雨淋不到的缘故,故略显微红,这和本地许多山上的岩洞情况基本一致。若非传说中的红岩改白岩所诱导,很难与主凶杀的血盆大口联系起来,而郦道元《水经注》中所记载的岩洞颜色会随天下治乱形势而变化更属不加考究的无稽之谈,应是沿用了民间传说,真可谓百闻不如一见。在白岩洞底部有几尊石塑、有佛像,也有道教祖师老子和儒家先贤孔子,均为近年后人所塑,没有什么历史参考价值。到是在临近白岩的路边岩壁上开凿的一些石窟颇有研究价值。这些石窟、佛龛都很小,有的石窟中的佛像已被偷盗或毁坏,但从保存下来的几尊完整的佛像看,雕刻工艺细腻,其眉目、其手足、其衣饰,无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显现出高超的石刻技艺。其规模虽难以与大同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可比,但从有史可载的白岩历史来考据,当为同时代前后的作品,产生于我国南北朝或隋唐时期,这不能不说又为白岩山的历史增添了一定的厚重感。

站在白岩山顶,回望俯瞰山下大地,那欣欣向荣的万千气象景象倒真不失为一方风水宝地。白岩山正对着山下的白岩寺,东西边的山梁像两条有力的手臂,紧紧地护佑着这千年古寺。从白岩寺所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推究,所谓古八景之一的白岩晓烟,应当是寺院香火旺盛之时,寺内的香火烟气与早上沟里蒸腾的雾气相混合而形成。如果闭目而思,当年那云雾飘渺的景况,远远望去,的确可以把白岩山衬托得更加扑朔迷离,如梦似幻。再加上明、清时代寺院里盛开的牡丹花卉,白岩寺该是何等的繁盛兴旺啊!由白岩寺往南延伸是一片由高到低的广阔原野,土地肥沃、阡陌纵横,大大小小的村庄星罗棋布点缀在广阔的沃野之中,正在施工的高速公路工程呈现出一派红红火火的繁忙景象。县城就位于这沃野的最南端,与盛名天下的白岩山和古老而充满现代朝气的白岩寺遥遥相对。据说县城有名的城隍庙三节楼中轴线就是以这白岩而确定的,可见历史上这山、这寺承载了黎城百姓与官商士绅多么巨大的期盼和希冀,怪不得古老的黎城县城有南关、有西关,也有东关,就是没有北关,恐怕正体现了世世代代百姓希望此处的灵山秀气可以源源不断汇集流向那里,永葆一方百姓富足安康。究竟这美好的愿望实现了多少谁也说不清楚,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黎城人民在林县红旗渠精神感召下,举全县之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修建的勇进渠,实实在在给这一方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实惠。从山顶远望,勇进渠像一条玉带一样弯弯曲曲的缠绕在环县城周边的山脚下,正好从白岩寺的门前穿过,寺前的百里沃野因得渠水浇灌、滋润,全都由靠天吃饭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良田。此情此景,让人不由得从内心感叹,一切的神护佛佑注定都是虚无缥缈的,只有人民自己的力量,勤劳的双手,才能真正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主宰者。

检务公开
检察工作报告
年度经费公开
办事指南
内设机构
检察视频
检察视频
检察视频
互动平台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山西省黎城县人民检察院
地址:黎城县高速路连接线北侧  电话:0355-6564005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